自从新中国成立后,美国和台湾就没有停止对中国大陆的破坏,经常派特务暗杀新中国的领导人,比如刘少奇、周恩来、陈毅、叶剑英等人,都曾经遭到过暗杀。
不过,他们的最高目标,还是毛主席,比如在60年代,美国就制定了一个“69101”密杀令,目标直指毛主席。
所谓“69101”,就是指1969年10月1日,这一天是新中国成立20周年,肯定要举行盛大的国庆典礼,因此,美国远东情报局就准备在这一天,在天安门城楼上引爆定时炸弹。
像这样的计划,当然需要非常周密的安排,因此,美国远东情报局早在1966年就开始准备了,执行这个秘密计划的,是一个名叫阿特·李莎的女特务。
这个阿特·李莎原本是中国人,父亲还是国民党军的师长,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打死了,因此,阿特·李莎从小就对共产党充满了仇恨,到了美国后,就加入了美国中央情报局,进行对新中国的情报渗透。
阿特·李莎的业务能力非常强,执行任务也非常坚决,再加上她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,不容易被发现,就被选拔为这次暗杀计划的负责人。
1966年9月,阿特·李莎从美国秘密去了菲律宾,准备在菲律宾挑选一个助手。
但是,让她没有想到的是,其实从她离开美国开始,她的行踪就被我党的情报机构盯上了,周总理还亲自指示西南局,要派人盯住这个阿特·李莎,看看她到底要搞什么鬼。
这个任务,就交给了西南局的红色特工黄国华。
1966年10月,我国的《白毛女》芭蕾舞剧团要去菲律宾演出,黄国华就假扮成剧组的工作人员,跟着一起去了菲律宾。
巧的是,就在《白毛女》在菲律宾演出的时候,阿特·李莎也去了现场观看,黄国华虽然不认识她,但凭借多年来锻炼出来的特工直觉,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女人有问题,很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人!
其实,阿特·李莎去看《白毛女》也是有目的的,因为从菲律宾去中国需要各种审查,一般人是很难入境的,而《白毛女》剧团的人都是中国人,只要能拉拢过来一个人,就可以轻松进入中国了。
于是,这两个各怀心思的人,为了同一个“目标”,很容易就走到了一起。
当演出结束时,阿特·李莎正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,黄国华及时出现了,“一不小心”撞在了阿特·李莎的身上,连忙向她道歉。
阿特·李莎一看到黄国华,眼睛也一下子就直了,因为黄国华高大英俊,极具男性魅力,而且又是《白毛女》剧团的人,这不就是自己要找的最合适的人选吗?
阿特·李莎连忙说没事,还说自己是一位当地的华裔,对中国来的客人感觉非常亲切,希望能邀请他到家里做客。
黄国华正中下怀,但还是装作很镇定的样子,说自己还有工作在身,等忙完这几天再去。
阿特·李莎留下地址后,就离开了。
过了几天后,黄国华果然来到了阿特·李莎的家,两人相谈甚欢,感觉相见恨晚,关系急剧升温,至于有没有发生像007那样滚床单的事,就不得而知了。
当然,阿特·李莎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优秀特工,还是非常谨慎的,为了考验黄国华,还设置了几个局。
好在黄国华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特工,不动声色地配合阿特·李莎,通过了层层考验。
阿特·李莎这才对他放了心,跟他坦白了自己的身份,说你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择,一是把我抓走,关进你们的监狱,你可以升官发财;二是跟着我走,加入我们的组织,这样我们就不用分开了。
黄国华把阿特·李莎紧紧地抱在怀里,说我就是死,也不会跟你分开!
看到这里,是不是也在为阿特·李莎感到一点小小的心酸?女人啊,一旦陷入了爱河,就很难再分辨真假了!
很快,阿特·李莎就带着黄国华去了美国,黄国华也在那里接受了一年多的培训,直到1969年7月,黄国华与阿特·李莎举办了一场婚礼,结为了夫妻。
结婚当天晚上,阿特·李莎向黄国华说出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暗杀计划,还送给他一块金表,里面装着定时炸弹,只要在1969年10月1日那天,把这块金表送到天安门城楼上,就算完成任务了。
黄国华听后,大吃一惊,他之前设想过无数阿特·李莎的计划,但没想到竟是如此狠毒,要把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一网打尽!
不过,黄国华还是强行镇定了下来,和阿特·李莎商量了几个可行性的方案,比如把金表送给当天负责天安门城楼的工作人员,让他戴在手上就行了,或是干脆让黄国华打入工作人员内部,到时候再制造一个小意外,由黄国华临时代替某个工作人员上去。
等商量好计划后,黄国华就与阿特·李莎乘坐飞机向中国大陆飞去。
快要到达中国大陆上空时,黄国华拿出来一瓶水,递给了阿特·李莎,阿特·李莎也没在意,顺手接了过来,喝了几口。
没想到,刚喝完后不久,阿特·李莎就闭上了眼睛,昏睡了过去。
等到飞机降落后,黄国华找到机场的安保人员,把熟睡中的阿特·李莎带去了看守所,至于那块装有定时炸弹的金表,自然也被销毁了。
1969年10月1日,20周年国庆如期举行,一切都很顺利,很少有人知道在这背后,还发生过一件惊心动魄的间谍案!
不幸的是,黄国华也因此而遭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复,后来被暗杀在一个公园里。
这就是秘密战线上的英雄们,也许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,但我们在享受和平的时候,千万不要忘记,还有很多人正在为我们默默地付出着,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!
(参考资料:《党史纵横》《人生与伴侣》)